从“闭门造车”的原义说,它不是贬义词。此词乃是古语“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前半部分。这句古语常被人引用。如宋·朱熹《“中庸”或问》:“轨者,车之辙迹也。辙迹在地,广狭如一,无有远迩,莫不齐同。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车的轨,是车走过轧出的辙迹。辙迹在地上,宽窄是相等一致的。不论是远处还是近处的,没有不相同的。正如古语所说的“关着门造出的车,拉出门去走可以与门外辙迹相合”,这是说关着门造出的车与在外面量了车辙的宽窄度再造车的方法是相同的。) 由这段话可知“闭门造车”本是说“干什么事、制造什么东西,虽是关着门干的,但干的方法要符合实际,要前后一致”。后来“闭门造车”被单独使用,出现了“比喻不依据实际情况,单凭主观想象办事”的意义。因此,如要解释这个成语,为准确计,还是要从它的“出处”本义说起,不要贸然就定它为贬义语。如只讲此语的用法,可按后来单独使用后所发展出的意义讲和用。如严复《救亡决论》:“自以为闭门造车出而合辙,而门外之辙与其所造之车果相合否?”此处的“闭门造车”用的是原义。再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们的任务在于把群众政治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提炼,再使之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自作聪明。”此处的“闭门造车”则用的是它的发展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