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微瑕”与“白圭之玷”同义吗

时间:2024-06-23 06:53:02

这两个成语字面义虽不同,但实际意思相同。“白璧”的“璧”是扁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瑕”是玉上的斑点。“白璧微瑕”是洁白的玉上有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有小缺点,含有美中不足之意。如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唯在《闲情》一赋。”此处的“白璧微瑕”即是萧统用来表明对陶渊明的《闲情赋》的看法的。萧统认为陶的作品都好,只是《闲情赋》有些美中不足。这“美中不足”表现在何处呢?因为萧统并未具体指出,所以这里只能举一些后人的猜测。有人认为“赋中的‘十愿’写得太艳丽、太炽烈、太刺激了,破坏了佛家的‘色戒’,让天性静穆、不好声色、笃信佛法的萧统有些反感”。那么,《闲情赋》中的“十愿”又是什么呢?这是陶渊明为了能使自己与心目中的那位女子接近而提出的十个愿望:“愿在衣而为领、愿在裳而为带、愿在发而为泽、愿在眉而为黛、愿在莞而为席、愿在丝而为履、愿在昼而为影、愿在夜而为烛、愿在竹而为扇、愿在木而为桐。”上述“十愿”中的“为领、为带”等均指“给心目中的那位女子做上衣领、做下衣带”。在萧统提出《闲情赋》“白璧微瑕”后,他的这一批评引起了争论而且一直持续到现代。最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一种是赞成萧统的“有瑕论”,以为“无是可也(陶渊明不应该作这样的赋) ”;一种是苏轼的“无淫论”,且以“此乃小儿强作解书事者”讥讽萧统。由于争论持续的时间久,又由于每篇争论文章都用“白璧微瑕”这个词语,因而使它不仅成了成语,而且语义还得到了发展。如说“小过失、小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就用这一成语。如茅盾《一九六年小说漫评》:“然而这一切小毛病只是白璧微瑕而已。”

“白璧微瑕”又作“白玉微瑕”。如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白玉微瑕善贾之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此中的“白玉微瑕”即是。“白璧微瑕”又有近乎反面意义的“白璧无瑕”“白玉无瑕”二语,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用例如《好逑传》第七回:“虽以小姐白璧无瑕,何畏乎青蝇,然青蝇日集亦可憎恨耳。”《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吉州福寿和尚》:“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玉无瑕,卞和刖足。’”这段引文说的是:有人问延昭禅师:“我没有博览过佛法,请你展现一下佛法的玄奥之处,叫我看看吧!”延昭禅师回答说:“白玉无瑕,卞和刖足。”要懂得延昭禅师的这个回答,又需先了解卞和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献给了楚厉王和楚武王,但都被认为是欺诈,而被砍去双脚。等到楚文王即位,卞和又抱着玉璞哭于荆山之下。楚文王便派人把玉璞加工,发现这果然是块宝玉。延昭禅师用“白玉无瑕,卞和刖足”是想说明:如果将佛性比喻为一块美玉的话,它本身是没有瑕疵的,而且这佛性每个人身上都有。由于很多人都尚未发觉这一点,所以就像被埋在土里的玉璞被卞和发现了,而厉王和武王却不相信一样。不仅如此,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佛性难以用语言表达。真是要用语言表达,有可能因表达得不周延遭人误解,甚至蒙受不白之冤。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领悟、去实践,得到实证,才会真正理解什么是佛性。这就如同卞和向厉王、武王说玉为宝而被处以刖刑,而到了楚文王那里,文王经过自身检验则发现了这玉璞果真是宝玉一样。由此可知:延昭禅师所说的“白玉无瑕,卞和刖足”,含有辩证关系,要把两句话联系起来细细地理解,真正理解了则会获益良多。

“白圭之玷”语出《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圭”是扁长形的玉器,上端为尖形或圆形,下端为方形;古代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做礼器使用。“玷”是玉上的斑点。“白圭之玷”的字面义是洁白玉圭上的小斑点。所以引诗的意思是:“白玉上的斑点,还可以琢磨去掉它。”在诗中是为了与下一句“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对比而写的,通过对比强调“一旦开口说错话,是不可挽回的”。后来“白圭之玷”从诗中提炼出来作为成语,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存在的小缺点。如鲁迅《章太炎先生二三事》:“但这也不过是白圭之玷,此并非晚节不终。”此处的“白圭之玷”即是。

“白璧微瑕”与“白圭之玷”同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