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趋之若鹜”吗

时间:2023-11-08 08:29:02

看到电视上说到段祺瑞其人时,播音员说:段祺瑞是“六不总理”(不好色、不贪财等) ,只有一条就是对权力趋之若鹜。很显然,播音员是把“趋之若鹜”这个词语误用了。为什么呢?“趋之若鹜”的“趋”是“跑”的意思,“之”是“奔向的目标”,“若”是“像”,“鹜”是家鸭;合起来的意思是“像鸭子争食那样跑向目标”。因此,“趋之若鹜”这个成语要表述的乃是“对某一目标许多人争着抢着去”。如某地开办假日数学补习班,报纸上用此词语描述许多家长争着去给孩子报名。这个成语不仅写出了家长报名之踊跃,同时也流露出了报道此事的人对让孩子利用假日补习功课的做法不大赞同。如果赞同的话,是不会用“鹜”来比喻家长的。可见,电视台播音员把段祺端一心追求权力用“趋之若鹜”来比喻,起码有一点不妥,即“趋之若鹜”者应是“一群人”,而段祺瑞是“一个人”。“一个人”而没有旁人一起争,是用不着“趋”的。此外,读者看上面对“趋之若鹜”的解释时一定发现了“争食”一词。这个词从“趋之若鹜”的字面义上是找不出来的,也不是笔者无缘无故添上去的。之所以把“趋之若鹜”解释为“像鸭子争食那样跑向目标”,是因为《楚辞·卜居》中有“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这样的话,这也是笔者把“鹜”解释为“家鸭”的根据。“家鸭”除了“争食”,是不大会争着往前跑向同一个目标的。用例如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盖约脚人活跃,每日调整戏码花哨,能使观众趋之若鹜。”

一个人能“趋之若鹜”吗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