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胶柱鼓瑟”的字面义来比喻“死读书”,是有些不好理解,但分析一下“胶柱鼓瑟”的具体内容就容易理解了。“胶柱鼓瑟”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这是蔺相如对赵王说的话。这句话涉及一个故事:秦国与赵国交战,赵军固守营盘不出,秦军数次挑战,赵国的统帅廉颇也不予理会。于是秦国放出话来,说秦国最畏忌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赵王听信了此语,任命赵括为将,代替了廉颇。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后就向赵王说了上面引的话,意思是:您根据外面传说的虚名,来任用赵括为将,就好像找了一个把琴瑟的弦轴用胶黏住而进行鼓瑟的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鼓瑟成调,全在于弦的缓急适宜;弦的缓急全在于轴的运转。倘把轴用胶黏住不动了,那么弦就不能调缓急,只有死板的声音,没有丝毫的活法(变化) 了。赵括死读兵书,只知守死法,不能活用,指挥战斗必然失败。赵王不听蔺相如的劝阻,坚持让赵括带兵去作战,果然战败,赵括被射杀,赵军“数十万之众降秦”,被秦军围歼活埋,赵国也因此差一点儿亡国。从上述分析可知:“胶柱鼓瑟”是可以用来比喻死读书,不能活学活用的。此外也可比喻只守死法不会变通,拘泥成规、不灵活。用例如《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