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指一般的盟约吗

时间:2023-11-08 05:19:03

“城下之盟”是一个典故,语出《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军其南门。莫敖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无扞(hàn)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三十人。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楚国讨伐绞国,把军队驻扎在绞地的南城门。莫敖屈瑕献计说:“绞国国小而且轻浮,一轻浮就寡谋。请楚国军队不要阻止绞地的樵夫出来砍柴,这样可以诱使绞地的人出来。”楚军听从了这个计策并且还让绞国人抓获了三十个楚军士兵。这样一来,第二天绞地的人就争着出来并且把抓获的楚国人驱赶到山中去干活儿。于是楚军又守住了绞地的北城门,并在绞地的山下埋伏了军队。这样安排以后向绞军发起了进攻,打得绞军大败,迫使绞国订下了向楚国投降的盟约之后,楚国才退兵。)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城下之盟”乃是“强敌兵临城下逼迫着签订的投降之盟”。此外《左传·宣公十五年》也记载了楚国围困宋国时宋人华元对楚人子反说的一段话:“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cuàn),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我们已经穷困到两家交换着吃对方的孩子,拆了人骨当柴烧的地步。即使是这样,我们宁可亡国,也不会签订屈服于你们的城下之盟。) 从这段话也可以看出古人对订“城下之盟”是多么的深以为耻。由于“城下之盟”是兵临城下强敌逼迫着订立的盟约,是承受着奇耻大辱的盟约,这样后人就把“一切不利于自己而又不得不订的盟约、合同”称为“城下之盟”了。

“城下之盟”指一般的盟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