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扫千军”“笔头生花”的用法相同吗

时间:2024-11-26 10:53:07

“笔扫千军”与“笔头生花”的用法相同吗?不同。这两个成语要用于不同语境。“笔扫千军”语出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江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意思是说:你的文词来源滔滔不绝,好像倒流奔腾的三江之水;你的书法自成阵势,挥洒矫健,能力扫千军。这两句诗是杜甫的侄子杜勤落第而归时,杜甫为了安慰他写给他的赞语。“笔扫千军”本是写杜勤的书法有力。后来此语扩大了含义,除仍用来赞扬书法外,也形容文笔非常有力,能写出雄奇奔放的诗文。另外,如战争时期一个将领的一条批示(决策) 能使敌人千军丧胆的,也可用此语形容。在文章中用此语的情况并不罕见。

“笔头生花”语出唐·冯贽《云仙杂记》:“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可见“笔头生花”原是说李白有文才天赋,后来形容人才思横溢,诗文佳美也用此语。此外还有“笔补天功”,语出李贺《高轩过》:“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意思是说韩愈、皇甫湜(shí)二人的文章在殿前写成,文声可震长空,无比奇伟。笔力精深,技巧高超,填补了天功之不足。由于“笔补天功”有填补天功之不足的意思,因此用此语赞美人,自唐以来多采取谨慎态度。关于载此诗句的《高轩过》,是李贺什么时候的作品,至今说法不一。有记载的是《唐摭(zhí)言》。书中说:“李贺年七岁名动京师。韩退之、皇甫湜览其文曰:‘若是古人,吾曾不知。若是今人,岂有不知之理?’二公因诣其门。贺总角荷衣而出,二公命面赋一篇,题目为《高轩过》。”(李贺七岁时,名声就震动京师了。韩愈、皇甫湜看了他的文章说:“这个人假如是古人,我们没能相见。如果是今人,我们哪有不见一见的道理?”于是两个人就亲自到李家来访问。只见李贺头发扎着小孩子梳的那种髻,扛着衣裳就出来了。两人就当面命题为《高轩过》让李贺作诗。) 从《唐摭言》这段话中可知:《高轩过》是李贺七岁时所作,而且在诗中是称赞了韩愈、皇甫湜二人的文章。但从诗文所显示出的气势来看,后人都不同意是七岁孩子所作。所以至今李贺作《高轩过》时的年龄问题仍悬而未定。

“笔扫千军”“笔头生花”的用法相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