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谋杜断的意思,房谋杜断的故事

时间:2023-11-07 18:19:02

【房谋杜断的拼音】fáng móu dù duàn

【房谋杜断的意思】

原意指房玄龄的策略,杜如晦的决断。现比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房:指唐太宗时宰相房玄龄。

谋:计谋,策划。

杜:指杜如晦。

断:决断。

“房谋杜断”原意为:房玄龄的策略,杜如晦的决断。比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典出五代·后晋·刘等《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也。”

【出处】

五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也。”

房谋杜断的意思,房谋杜断的故事

【房谋杜断的故事一】

房玄龄才学满腹,工书善文,隋末大乱时,他投靠了李世民,为其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最得力的谋士之一。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也参与其中策划,李世民登基后非常信任他,先后封其为尚书左仆射、梁国公。杜如晦出身官宦之家,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属官,为文学馆十八学士之首。在玄武门之变中,杜如晦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李世民亦封其为尚书右仆射、进封蔡国公。

房、杜二人初为相时,唐朝开国未久,但凡典章制度等皆由他们制定,同时亦齐心辅政。

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每逢研究国事时,房玄龄总能提出正确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却往往不能做出决定,此时唐太宗就会请来杜如晦,杜如晦将问题略加分析,立即能肯定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因这两人一个长于计谋,一个擅长做决断,合作得十分融洽,所以人称“房谋杜断”。

【房谋杜断的故事二】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唐太宗时期的名臣,曾为唐太宗制定了很多有益的政策。他们二人互相合作,深为太宗所欣赏。

房玄龄本名乔,玄龄是他的字,为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他少年就饱读经史,工书善文。隋末大乱时,他投靠李世民,为他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最得力的谋士之一。他也参与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策划,李世民登基后,非常信任他,曾封他为“尚书左仆射”,后又封为梁国公。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杜如晦出身官宦之家,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属官,满腹才华,是文学馆十八学士之首。在玄武门之变的谋划中,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后官至“尚书右仆射”,进封蔡国公。

房玄龄、杜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开国未久,他们二人共掌朝政,其典章制度皆由两人所定,当时人们把他们并称为“房、杜”。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和房玄龄一起研究国事时,房玄龄总能提出正确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往往不能做决定。这时,唐太宗就请杜如晦来。杜如晦来后,再将问题略加分析,就能马上肯定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

房、杜二人一个长于计谋,一个善长做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这一成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二人同心辅政,合作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