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的意思,管鲍之交的故事

时间:2024-06-23 00:17:03

【管鲍之交的拼音】guǎn bào zhī jiāo

【管鲍之交的意思】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两个知心朋友。比喻朋友间交谊深厚。

原指春秋时期齐国人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后常用来比喻真正的朋友或交情深厚真诚。

“管鲍之交”的故事源于春秋时期齐国人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后常用来比喻真正的朋友或交情深厚真诚。典出《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也。’故世称管鲍善交者。”

【出处】

《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也。’故世称管鲍善交者。”

管鲍之交的意思,管鲍之交的故事

【管鲍之交的故事一】

管仲和鲍叔牙,两人都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又是一对最知心的朋友。

管、鲍二人曾经合资经商,在分赢利的时候,管仲总是要多得一些,鲍叔牙并不认为他贪财,而是知道他实在太穷困。管仲曾替鲍叔牙办过几件事,不但没有办好,反而越办越糟,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愚蠢,而是知道事情有不顺利的时候。管仲三次做官,每次都被罢了官,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没有才能,而是知道他没有遇到良好的时机。管仲三次参加作战,三次逃跑,鲍叔牙并不认为他贪生怕死,而是知道他家中有老母需要照顾。鲍叔牙对管仲了解得非常深透,因此管仲很有感慨地说:“生我的人是父母,了解我的人是鲍子呀!”

后来,齐国发生内乱,管鲍两人各为其主,结果鲍叔牙的主公胜利,成了有功之臣,而管仲却成为罪犯。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为管仲说情,免他死罪,还推荐他担任相国,自己则甘愿做管仲的副手。由此产生了成语“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的故事二】

春秋时期,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是莫逆之交。在没做官前,他们曾合伙经商。每次结账时,管仲总是要求多分些钱,鲍叔牙却从不介意。后来二人又一起参军,冲锋时管仲多次躲在后面,使大家都认为他是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却替他辩解说:“管仲不是怕死,而是家中还有老母亲需要照顾!”管仲得知此事后说:“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也!”后来二人都当了官,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与公子纠一起。不久,齐国发生内乱,管仲随主人逃到鲁国,鲍叔牙随主人逃到莒国。

齐国的国君被杀害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做国君。为了让公子纠顺利当上国君,管仲暗算小白,却射偏了箭,没有杀掉小白。小白将计就计,让公子纠误以为他已经死了,暗地里却加快行程速度,比公子纠早一步赶回齐国,当上了齐国的国君,就是齐桓公。而后,齐桓公威逼鲁国杀死公子纠,将管仲囚禁起来,并让鲍叔牙当宰相。可鲍叔牙却大力举荐管仲,齐桓公很在意管仲暗害过自己,鲍叔牙解释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何况当时管仲是为公子纠效命。一个人既然能忠心为主人办事,就能诚心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齐桓公听后,就把管仲接回齐国当了宰相。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使齐桓公最终称霸于诸侯。

【管鲍之交的故事三】

管仲和鲍叔牙同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两人在没有做官之前就已经是好朋友了。

史书记载,在没有做官之前,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合伙经商,每宗买卖做完后,管仲总是要求给自己多分一些钱,鲍叔牙从不介意。后来,二人又一起参军,结果冲锋时管仲多次躲在后面。人们见管仲这样做,都认为他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却替管仲辩解说:“管仲并不是怕死,而是家中还有老母亲需要他照顾!”管仲得知此事后说:“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也!”

后来,两人都当了官,分别辅佐不同的主人,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与公子纠一起。不久,齐国发生内乱,管仲跟随公子纠逃到了鲁国,而鲍叔牙随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齐国的国君被部下杀害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做国君。为了能让公子纠顺利当上国君,管仲曾暗算小白,但他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公子小白将计就计,让公子纠以为自己已死,然后暗地里却加快行进速度,赶回齐国,比公子纠早一步回国,成为了齐国的国君。

公子小白当上国君后(世称齐桓公),威逼鲁国杀死了公子纠,并将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宰相,但鲍叔牙却大力举荐管仲。齐桓公认为管仲差点就杀死了自己,怎么能让他当宰相呢?鲍叔牙解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公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齐桓公听后,就把管仲接回齐国当宰相。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终于称霸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