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入为出的拼音】liàng rù wéi chū
【量入为出的意思】
根据收入多少再来考虑支出,不要超支。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量入为出的故事一】
公元200年,曹操在出兵征伐军阀袁绍的时候,派属官卫觊前往巴蜀之地,联络益州牧刘璋。卫觊因道路不通,只得留在关中。
关中这地方本来很富裕,前几年因为战乱,数十万关中人逃亡在外。现在这里局势安定,人们又先后返回故居。当地一些将领趁他们返回后一时找不到生计,就招为私家的士兵,借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卫觊敏锐地感到,地方势力强大,会威胁到曹氏势力的集中和朝廷权力的巩固。于是他写信转告曹操,建议加强关中地区的控制和管理,削弱地方将领的权力。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不久,关中地区的局面有所改观。
公元227年,魏文帝曹丕去世后由曹叡继位,史称魏明帝。明帝生性残暴,生活奢侈,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卫觊对这种状况极为忧虑,就上奏章给明帝说,如今国家还未统一,战争没有结束,陛下再不重视开源节流,国家就会衰败,再也不能复兴起来了。奏章最后写道:“目前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君臣同心协力,出谋划策精确地计算国库的财力状况,并且根据收入情况来确定它的支出(量入为出)。”
但是,明帝没有采纳卫觊的正确意见,照样奢侈享乐。随着政权的日益腐朽,司马氏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到公元265年,司马炎终于代魏称帝,开始了西晋王朝的统治。
“量入为出”这个成语,就取自卫觊向魏明帝上的奏章。原文是:“当今之务,宜君臣上下,并用筹策,计较府库,量入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