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的意思,焚书坑儒的故事

时间:2024-11-26 04:17:04

【焚书坑儒的拼音】fén shū kēng rú

【焚书坑儒的意思】

毁灭古老文化,杀害文人。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用来比喻摧残文化及文化人。

“焚书坑儒”这一成语的意思是焚毁典籍,坑杀书生,用来比喻摧残文化和文化人。语出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出处】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焚书坑儒的意思,焚书坑儒的故事

【焚书坑儒的故事一】

秦始皇为庆贺打败匈奴的胜利,大宴群臣。席间,有个博士说道:“殷、周两朝的王位传了一千多年,是因为分封子弟功臣得到各地诸侯辅佐的缘故。如今陛下有了天下,皇室子弟却都是普通人。一旦出了事,靠谁来援救呢?凡事不效法古代而能长久的,这事从来没有听说过。刚才周青臣当面奉承陛下,目的是粉饰皇帝的过失!”

丞相李斯马上接着说:“黄帝等五帝办事不相重复,夏、商、周三代制度也不因袭守旧,所以能兴旺安定,他们并不是故意要同前代相反,而是因为时代不同,不能不有所改变。如今陛下开创了大业,建立了万世功业,怎么能再去效法三代的做法?现在天下太平,法令统一,百姓理应好好经商、种田,儒生也要好好学习和遵守法令制度。但是,就是有一些儒生不学今而专学古,他们纠集起来,向百姓造谣,制造混乱,如果不禁止这种风气,皇帝的权威就会降落。为此,我请陛下下达一个法令:凡不是秦国记载的历史,都把它焚烧掉。凡不是博士所掌管的典籍,包括藏有的《诗》、《书》、诸子百家的著作,由官府人员全部集中起来,堆在一起烧掉。凡是几个人在一起谈论《诗》和《书》的,处以死刑;凡是引用古书反对时政的,全族处死。官吏有知情不检举的,与犯人同罪。法令下达后30天内不把这些书交出来焚烧的,处以黥刑,并罚四年劳役。医药、算卦、种树等方面的书,可以不焚烧。”

秦始皇同意李斯的建议,命他起草法令。不久,就公布了焚书的法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焚书事件。

当时,秦始皇正在寻找所谓长生不老之药,结果花了许多钱财,还是没能弄到。后来,他又听信了专搞迷信的侯生与卢生两人的谎言,让他们再去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这两人知道不可能找到这种仙药,私下议论说:“始皇帝的为人,横暴主观,自以为是。他出身于诸侯,并吞天下后,为所欲为,以为自古以来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他喜欢用刑罚、杀戮来树立威信。大家唯恐获罪,只图保持俸禄官位,无人敢效忠进谏。秦法规定,一个人不能兼有两种以上的方技:如果方技试验无效,往往要处死。观测天象的多达30人,都是很好的读书人。他们害怕触犯忌讳,只是一味奉承,不敢直言他的过失……”

两人合计了好久,最后决定逃走。秦始皇知道大怒道:“卢生等人我很信任他们,还赐给他们许多东西,如今却说我的坏话并逃跑。在咸阳的许多儒生,我派人侦察下来,他们中有的竟在散布妖言,惑乱百姓,真是可恶!”

于是,秦始皇让御史对所有的儒生都进行考察审问,又让儒生们互相检举揭发。他亲自圈定把违犯禁条的460多人全部活埋在咸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坑儒事件。

后来,人们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形成了“焚书坑儒”这条成语。

【焚书坑儒的故事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废除分封制,逐步推行起利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某日,他在咸阳宫大摆盛宴,席间,仆射周青臣盛赞此举,太子的老师淳于越却站出来公然反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极为生气,但没有当场表态,而是将此事交给了丞相李斯来处理。

李斯在下一次朝廷会议上将问题摆出来,说:“以前是因为诸侯间互不服从,所以会形成天下割据之局面,现在陛下一统天下,又怎么能将分封制再用于现今呢?朝廷的法令制度已经定下,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却以本学派观点对此议论纷纷,如果再不禁止,私人帮派渐渐形成,君王的威望就会受到质疑,所以还是禁止为好。我请求除官家藏书和秦国史书,还有医药、算卦、农业类书籍以外,烧掉所有的《诗》、《书》、百家语和史书,敢擅自谈论《诗》、《书》者立即杀头!”这项建议极利于秦王朝的统治大业,秦始皇当即采纳,命令全国禁止传播儒、道、名、墨等各家学说,只鼓励学习秦朝法令,《诗》、《书》、百家语与各国史书等民间藏书全被收缴上来,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时隔一年,又一恶性事件发生。秦始皇召集卢生、侯生、韩众、徐福等300多名方士四处寻找灵丹妙药。可是世上哪有长生不老丹呢?卢生、侯生、韩众三位方士匆匆收拾行囊连夜弃官逃走。秦始皇闻讯后大怒:“方士都已经沦落如此,咸阳城里的几百书生肯定也经常妖言惑众,我这次一定要派人彻底清查!”咸阳城里的所有书生很快被抓入牢中,接受严刑拷打与逼问。无辜的书生们耐不住皮肉之苦,个个都被屈打成招,盛怒之下的秦始皇又命人将其驱赶至城郊一处的深山谷地,活活坑埋了460人!

可是厄运并没有到此结束。秦始皇紧接着再次以访求名士的名义,将国内书生们骗至京城,而后,又假意邀请这批人前往骊山马谷去欣赏枝头鲜果。到了马谷低处,书生们见枝头硕果累累正赞叹不已,一阵密如雨点的石块乱砸下来——顷刻之间,又是700多人命丧黄泉!这两起事件被合称为“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的故事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大一统的统治,准备改变从前的分封诸侯国的制度,但他不知道该如何制定新的制度。

这时李斯站出来说道:“法规制度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法律法规应该统一了。”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准备改革分封制。但是博士淳于越却反对这种制度,他说:“从前的制度之所以存在,一定是有理由的,而且已经为人们所接受,现在我们不遵从以前的制度和风俗是不能长久的。”

这段话完全激怒了秦始皇与善于辩论的李斯,李斯说:“现在有很多读书人顽固不化,不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而是一味地去学习古代,对国家大事议论纷纷,扰乱民心,不利于政令的贯彻实施。而唯一能改变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控制文化思想。”

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下令焚烧除医药、占卜、农业书籍、官家藏书及秦国史书以外的一切书籍。并且他还颁布法令,将谈论《诗》、《书》的人一律杀头;而用古代制度来批评当今现状的人则满门抄斩。《诗》、《书》及百家言论等书籍,就在这场灾难中被烧掉了。

“坑儒”则是源于另一事件。公元前212年,秦始皇非常信任的两位方士卢生、侯生,私下里议论、指责秦始皇的统治残暴。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派人去捉拿二人,但二人早已逃跑。这件事深深地激怒了秦始皇,他想:“我对方士这样好,但他们却在背后议论我。咸阳有众多书生,他们私下里也有可能议论我,一定要彻底查一查。”于是,他派人将咸阳的儒生抓来审问。开始时,这些儒生还大喊冤枉,但经过严刑拷打后,他们屈服了,随后又供出许多儒生来。秦始皇下令杀死这些儒生,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为这些儒生求情,却触怒了秦始皇,将其流放到了北方与蒙恬一起守边疆。那些儒生则被监斩官赶到了一个深谷中,用石头将山谷填满,这些书生被活活坑埋了,人数达四百六十人之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成语应用】

中国自己的秦始皇帝焚书坑儒……这原是国货,何苦违背着民族主义,引用外国的学说和事实——长他人威风,灭自己的志气呢?——鲁迅《准风月谈·同意和解释》

中国自己的秦始皇帝焚书坑儒,……这原是国货,何苦违背着民族主义,引用外国的学说和事实——长他人威风,灭自己的志气呢?——现代·鲁迅《准风月谈·同意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