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的意思,釜底抽薪的故事

时间:2023-11-06 23:29:03

【釜底抽薪的拼音】fǔ dǐ chōu xīn

【釜底抽薪的意思】

把锅底下的柴火抽掉,使之无法加热。比喻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釜:锅。薪:柴。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

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

釜底抽薪的意思,釜底抽薪的故事

【釜底抽薪的故事一】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东魏的大权掌握在丞相高欢手中,他手下有个得力助手,名叫侯景,他向高欢吹牛说,只要给他3万兵马,他就可以打过长江去,把梁武帝萧衍活捉过来。高欢便交给他10万军队,让他镇守河南。

侯景向高欢辞行时,私下对高欢说:“我带兵在外,为防止意外,您有书信给我,请在上面加小点以便我识别真伪,防止奸人诈骗。”

尽管侯景受到高欢重用,但他非常瞧不起高欢的儿子高澄。公元546年,高欢患了重病。高澄知道侯景瞧不起自己,打算赶在父死之前夺回侯景的兵权,便用父亲的名义写信召他回来。他不知道侯景与高欢有密约,因此在信上没有加小点。

侯景接到信后,见上面没有加小点,心里疑惑起来,便找个借口不回朝。次年高欢病死,侯景知道高澄必定会杀他,便下决心反叛东魏。他先将河南13个州的土地献给西魏,但不肯交出军队,只是伺机行事。

高澄发现侯景公开反叛,便命慕容绍宗率军向侯景进逼。与此同时,又命中书侍郎魏收写一篇文告,谴责侯景的反叛罪状,才思敏捷的魏收很快写好,高澄命人迅速张贴出去。

这样一来,侯景日子就很难过了,便索性向南面的梁武帝投降,并请求他派军队来援助。梁武帝马上答应并派兵北上。

高澄见梁武帝出兵援助侯景,便命魏收写了一篇《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文中有一段写道:梁朝如果不援助侯景并且把他交出来,那就好像“抽薪止沸”、剪草除根一样,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但梁武帝看了不以为然,照样出兵援助侯景。

于是,慕容绍宗率领的东魏军继续南下,与支援侯景的梁军交锋,结果梁军大败。接着,东魏军又去攻击侯景的军队,将它击溃,侯景带领少数部队投奔梁朝。

第二年,侯景又举兵叛变,攻破梁朝京都建康。不久,梁武帝愤恨而死。后来,侯景又自立为帝,不过没有多久就被部下杀死。

后来,魏收写的那一篇文告中的“抽薪止沸”,演化为“釜底抽薪”的成语。

【釜底抽薪的故事二】

南北朝时,东魏大将侯景举兵反叛,遭到朝廷军队的攻打。于是侯景投奔江南的梁武帝萧衍。

东魏的魏收为此给梁武帝写了篇《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认为侯景最终必将背叛梁朝,因此对他必须“抽薪止沸,剪草除根”。但梁武帝萧衍没有接受这个劝告。

侯景后来果然又背叛了梁朝。

“釜底抽薪”由“抽薪止沸”演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