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庭之哭的意思,秦庭之哭的故事

时间:2024-06-22 18:26:01

【秦庭之哭的拼音】qín tíng zhī kū

【秦庭之哭的意思】

秦庭:秦国的宫廷。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现用于事急求助于人。

“秦庭之哭”原意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指哀求别人救助。典出《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

秦庭之哭的意思,秦庭之哭的故事

【秦庭之哭的故事一】

春秋时,伍子胥因父兄被楚平王所杀,出奔吴国。

伍子胥在去吴途中,遇到朋友申包胥,就告诉他自己的遭遇。申包胥说:“平王虽无道,但毕竟是国君啊。足下世受国恩,君臣之分已定,怎么可以以下犯上,仇视国君呢?”

伍子胥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我一定要到吴国借兵,扫荡楚国污秽,以报亲仇。”

申包胥说:“我无法说服你,但我还有两句话,请记住:你能覆楚我必能存楚,你能危楚我必能安楚。”

伍子胥到了吴国,被公子姬光看重,后来姬光继位,成为国君,重用伍子胥。姬光继位吴王后,楚国侵犯蔡国,蔡侯求救于吴国。伍子胥说服吴王兴兵,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伯嚭为副将,出师6万,援蔡伐楚。

孙武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学专家,用兵如神。伍子胥又报仇心急,而楚军统帅囊瓦,是个贪残之辈,很快就被打败了。但伍子胥未能活捉到昭王,而平王又死去多年,恨无可雪,遂掘开平王墓,鞭尸300下,稍解其恨。

这时,申包胥逃避在外,闻伍子胥掘墓鞭尸,认为做得太过分,便致书伍子胥,表示必践复楚之约。他想到楚昭王之母是秦哀公之女,秦楚有舅甥之谊,乃求救于秦,星夜西驰,足踵俱裂到达雍州,他见秦哀公哭诉说:“请您念甥舅之情,兴兵解救楚国之困。”(秦庭之哭)。

哀公说:“我自保不暇,怎么还能救别人?”

申包胥说:“秦楚连界,楚灭将及于秦,存楚即固秦,楚国灭亡,秦亦不保啊。”

哀公大惊道:“楚有此贤臣,尚至于此。寡人无此贤臣,吴更不能容我矣。”于是起兵救楚,楚赖以存国。

《左传·定公四年》原文是:“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秦庭之哭的故事二】

春秋时期,伍子胥为报楚平王杀父兄之仇,说服吴王攻打楚国,楚国大败。伍子胥的好朋友申包胥决定复兴楚国,便找到楚昭王商议复国大计。当时楚国已非常衰弱,只有请邻国援助才能恢复国力。由于楚平王的夫人是秦哀公的女儿,楚昭王决定向秦国求救。

于是,楚昭王任命申包胥为使者,前往秦国求兵。申包胥见了秦哀公后,竭力陈述楚国危急的情况,以及吴国的横暴无理,并暗示秦哀公,吴国在灭了楚国后,定会向中原入侵,到时秦国也要忍受兵战之苦了,然后请求秦国尽快发兵伐吴。可是,秦哀公却不愿征战,敷衍申包胥说:“你一路辛苦了,先休息,然后再谈国事吧。”申包胥不肯退出,继续请求,秦哀公一味敷衍,最后索性不理他。

申包胥见秦哀公迟迟不肯答应出兵,就在朝堂上靠墙站着啼哭,日夜不绝,连一口水都不喝,一直哭到第七天不省人事。秦哀公被感动了,亲自喂昏迷的申包胥饮水、吃药,并给他朗诵“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无衣》诗,答应出兵救楚。

楚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收回了全部的失地。楚国此后逐渐恢复了强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