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退的意思,知难而退的故事

时间:2023-11-06 07:49:03

【知难而退的拼音】zhī nán ér tuì

【知难而退的意思】

见到困难而退却。也指做不到的事,不去做,不打无准备之仗。

【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知难而退的意思,知难而退的故事

【知难而退的故事一】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战争。郑国是个比较弱小的国家,它有时依附晋国,有时依附楚国。

公元前597年初,郑国依附于晋国。不久,楚王领兵攻打郑国,将郑国都城围困了17天,郑国只得降顺了楚国。

晋国听说楚国攻打郑国,于是,派荀林父、士会、郤克、先縠、赵朔、栾书等领兵援救郑国。军队到了黄河边,听说楚国已经与郑国讲和,订立了盟约,荀林父就想撤兵返回。士会同意这个意见,他说:“我听说,指挥军队作战,看到有机会取得胜利时,就要坚决进攻。如果没有胜利的把握,取得胜利有困难,那么就应当撤退回去(知难而退),这是善于治军的做法。现在楚国很强盛,我们还是退兵为好。”

先縠不同意荀林父和士会的意见,他单独率领自己的部队渡过黄河,准备和楚军决战。荀林父没有办法,也只好指挥军队跟进。交战结果晋军损兵折将,被楚军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