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坐针毡的拼音】rú zuò zhēn zhān
【如坐针毡的意思】
好像坐在插针的毡子上。意谓坐卧不宁,片刻都难以安定。
像坐在插了针的坐垫上。形容心神不安,片刻都难以忍受。
【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杜锡传》。
【如坐针毡的故事一】
晋朝时,杜预的儿子杜锡,被朝廷召去做文学侍从,经过几次升迁,最后做了太子舍人(掌管宫中一切事务的官),为愍怀太子服务。
而愍怀太子是个不肯上进的人,行为乖张,做事不合情理,杜锡日日在他身边工作,对太子这种作风很不满意,便时常向太子劝告,希望他能改进。杜锡的言辞非常忠实恳切,但愍怀太子却觉得他多事,很不高兴,便派人悄悄地在杜锡平日坐的毡中插上许多针,杜锡不知实情,坐下时被刺得流出血来。
过了几天,愍怀太子问杜锡说:“前几天你做些什么呢?”
杜锡说:“我喝醉了酒,什么事都不知道。”
太子一定要问到底,杜锡被问得狼狈不堪,哭笑不得。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提炼成“如坐针毡”的成语。
【如坐针毡的故事二】
晋朝的名将杜预,有个儿子名叫杜锡。杜锡从小就博学多才,远近闻名。晋惠帝赏识杜锡的才学,请他做了太子中舍人。
杜锡性格刚正不阿,他见愍怀太子不求上进,行为乖张,就常常直言相劝,希望太子能够收敛行为,发奋向上。虽然杜锡言辞恳切,但太子听了很不舒服,心里十分不悦。他不仅不听劝告,反而觉得杜锡是无事生非。为解心头之恨,给杜锡一点教训,太子暗地里派人,在杜锡平日坐的毡子下面插了许多针。
杜锡对此毫无察觉,他来宫里时,照常坐在那块毡子上,结果被刺得流出血来。
“如坐针毡”便由这个故事引申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