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师的拼音】yī zì zhī shī
【一字之师的意思】
某些诗文,因改动一个字后,变得更加精简完美,则称改动字的人为“一字之师”。
此成语指能够给别人改正一个字的老师。典出宋·陶岳的《五代史补》:“郑谷在袁州府,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投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出处】
宋·陶岳《五代史补》。
【一字之师的故事一】
晚唐有个叫齐己的和尚,喜爱习文作诗,在当地颇有名气。为了进一步提高学问,他探知当世郑谷是有名的诗人,便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访请教。
在齐己带去的诗中,有一首《早梅》诗,他自以为写得不错,特地拿出请郑谷指点。诗中有这么两句: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郑谷读后,说:“诗题既叫做《早梅》,便应突出一个‘早’字。现下你的诗中有好几枝梅在雪夜开放,就显不出它早了,不如把这后一句改为‘昨夜一枝开’,可能好些。”
这一字之改,不仅文题切合,而且韵味无穷。齐己听罢,既惶恐又敬佩,长跪而拜,表示感谢。
从此,天下读书人便称郑谷是齐己的“一字之师”。
【一字之师的故事二】
唐朝时期,有一个叫齐己的诗人,做了一首《早梅》的诗,诗中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自己甚是喜欢。一天,他带着这首诗去拜见诗友郑谷。郑谷看到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有点不恰当,他说:“‘数枝’梅花都开了,即不是早梅了,不如改为‘一枝’。”齐己听后,也觉得果然“一枝”要比“数枝”有意境多了,不觉向郑谷作揖拜谢。从此,士林都称郑谷为“一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