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取豪夺的意思,巧取豪夺的故事

时间:2023-11-04 00:29:01

【巧取豪夺的拼音】qiǎo qǔ háo duó

【巧取豪夺的意思】

表示用欺诈手段骗取,靠强力手段夺取。

巧取:用手段获得。豪夺:用强力夺取。用欺骗或暴力的手段夺取别人的财物或权利。

巧取:欺骗;豪夺:强抢。旧时指达官贵人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在指用尽一切方法来谋取财物。

巧:伪诈。豪:强横。

用欺诈的手段骗取,用暴力强夺。指不择手段地掠夺(他人的财物或权利等)。

【出处】

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巧取豪夺的意思,巧取豪夺的故事

【巧取豪夺的故事一】

宋代有一位书画大家,名叫米友仁,他是著名书画家米芾的儿子,当时人们都称他为“小米”。米友仁青年时期就以书画闻名于世,后来在朝廷担任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奉命为宋高宗鉴定书法。

米友仁的书法和绘画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尤其擅长行书和山水画。他对古代名人的作品更是爱之如命。有一回,他乘船旅行,偶然看见同船的旅客手里,有一幅王羲之的真迹字帖,他喜欢得不得了,想用一幅画与他交换,可人家不同意,米友仁急得几乎发了疯。他登上船帮,死命地喊:“你不与我交换字画,我就跳河了!”幸亏有人将他抱住,才未发生不幸。

米友仁摹仿古人的书画非常逼真,很少有人能鉴别出来。他用这个办法获得许多真迹古画。他向藏画人借来真本摹画,然后把摹本还回去,藏画人不能辨别真伪,竟认假为真,而把真品拱手让给米友仁了。米友仁这种欺骗别人、获得名画的手法,被时人斥之为“巧偷豪夺”。

【巧取豪夺的故事二】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他不仅能诗能文,写得一手好字,而且还有很高的临摹技巧,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米芾有收藏古字画的癖好,为了得到名画名帖的真迹,他常常不择手段,甚至用欺骗的办法。他在涟水做官时,有一次借了幅松牛图来临摹,画成后将临摹本还给了物主。三个月后,物主发现米芾还的不是真迹,就拿着画来找他。米芾笑着问道:“你怎么认出那个不是真迹呢?”物主回答道:“真迹的牛眼睛里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给我的没有。”于是米芾只好把真迹还给人家。

还有一次,米芾在船上遇到了书画爱好者蔡攸,得知他手上有王羲之的真笔字帖后,米芾欣喜异常,再三恳求用一幅好画交换。没想到蔡攸怎么也不换,米芾急得直哭,见各种方法都不管用,竟攀着船帮,以投河自尽来威胁蔡攸,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好在米芾只对朋友才使用这些手段,因此苏轼开玩笑嘲讽他:巧妙地偷和公开地抢,自古就有先例,像米芾这样痴得几乎疯癫了,简直令人发笑。

【巧取豪夺的故事三】

米友仁是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的儿子,因家学缘故,也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

米友仁生平有一大爱好,那就是喜欢古人的作品;他也有一项大的本领,那就是能够模仿古人的字画,而且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他经常想尽办法地向别人借古画,临摹完之后,他便拿着真迹和临摹本一起送到主人面前,让主人自己挑选。

因为米友仁的临摹本事极高,很多人都将临摹本当成真迹拿了去,由此米友仁也得到了很多珍贵的名画真本。虽然人们比较敬仰米友仁在书画方面的成就,但是也不耻他以这种方式来换取别人真迹的行为,那时人们将这种行为称为“巧偷豪夺”。后来又引申为“巧取豪夺”。

【巧取豪夺的故事四】

米友仁是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的儿子,他自小受父亲的影响,书画皆很有造诣。米友仁特别喜爱古人的书画作品。他常常设法借来别人收藏的古画,临摹后,却把摹本和真迹一齐送给画主,请画主自己选择。由于他摹仿古画的技艺很精湛,让人难辨真伪,画主往往把摹本当成真迹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古画真迹。

有一次,他向人借了一幅“松牛图”。描摹后,他把真迹私自留下了,而把摹本还给人家。画主当时没有察觉,拿着摹本就走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画主上门来讨还真迹。米友仁便问他是怎么看出真伪的。画主回答说:“你的摹本画得和真迹一般无二,几乎能以假乱真。唯一的一处破绽,就是我的真迹中的牛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

米友仁虽然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但他用摹本骗取别人真迹的行为,却令人鄙弃。所以有人把他这种骗取别人古画真迹的行为,叫做 “巧取豪夺”,用来形容以不正当的巧妙方法,攫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

【巧取豪夺成语应用】

老米酷嗜书画,尝从人借古画自临拓,拓竟,并与真赝本归之,俾其自择而其辩也。巧取豪夺,故所得为多。——南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