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的拼音】nán yuán běi zhé
【南辕北辙的意思】
本意是辕向南,辙向北,指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想要往南走的车子偏要往北行。指行动和目的相反。
辕:车辕,车前驾牲口的直木。辙:车轮经过留下的痕迹。
原意是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辕:车辕,车前驾驭牲畜的直木。
辙:车轮碾过后留下的痕迹。
“南辕北辙”本意是辕向南,辙向北,指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典出《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南辕北辙的故事一】
战国时期,魏国想要攻打赵国的国都邯郸,本已奉命出使邻国的谋臣季梁听说后,立即从中途返回,风尘仆仆地去见魏王说:“臣今天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位匆匆驾车向北而行的人。臣问他急于去何方,他回答说要到楚国去。我很奇怪,问他楚国在南面,怎么能向北走呢?那个人说他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虽然好,但向北并不是去楚国的路。那个人说自己带的路费多,又说他的马夫最会赶车。臣认为这个人真糊涂啊!他前往的方向不对,即使马再好、路费再多、马夫特别会赶车,又有什么用呢?只能越走离楚国越远罢了。如今,大王要成就霸业,一定要以诚信取天下。如果依仗国力强盛、兵士精锐而讨伐邯郸,就像那个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啊!”
【南辕北辙的故事二】
魏王准备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季梁听说了这件事情后,急忙前去拜见魏王,对魏王说:“我今天回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向北赶路的人,他对我说:‘我要前往楚国。’我说:‘楚国在南边,你为什么要朝北走呢?’他回答说:‘我的马跑得快。’我又说:‘马确实是好马,但这并不是前往楚国的方向啊。’他又回答说:‘我有很多的盘缠。’我又说:‘路费再多,这终究不是前往楚国的道路。’后来他还告诉我,他的马夫驾车技术很高超。只是这些外在的条件再好,却因为没有找到楚国的方向,而让他离楚国越来越远了。而今,大王的目标是要成就霸业,现在却依仗着魏国的强大,进攻邯郸,扩张自己的土地。大王采取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您的霸业就越远。这不和那个想要去楚国却往北行的人是一样的吗?”魏王认为季梁说得有理,便放弃了攻打赵国的计划。
【南辕北辙的故事三】
战国末期,魏国国君安厘王想进攻赵国。正在奉命出使邻国的魏国谋臣季梁知道国君的想法后,急忙赶回来劝阻。
他对安厘王说:“臣今天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他说要去楚国。楚国在南方,他却驾车往北走。我问他为什么朝北走。他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再好也没用,朝北走到不了楚国。他却说:‘没关系,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告诉他路费多也不顶用。他又说:‘没事儿,我的马夫最会赶车了。’这人多么糊涂啊,他不明白,如果方向错了,马跑得越快,路费越多,车夫越会赶车,离他的目的地就会越远啊。”
说到这里,季梁言归正传道:“如今,大王想成就霸业,就应设法取信于天下,才能树立权威,收服民心。如果仅仅依仗国大兵强,动辄进攻别国,就无法建立威信。您也会和那个去南方却往北走的人一样,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
魏王听了季梁的话,打消了伐赵的念头。
【南辕北辙的故事四】
魏国想要攻打赵国国都邯郸,本已奉命出使邻国的谋臣季梁听说后,走到一半立刻返回魏国,来不及换衣服,整理仪容,就风尘仆仆地去见魏国国君安厘王。季梁见到魏王,说:“我今天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驾车向北而行的人。我问他:‘你如此匆忙,是要去哪里啊?’结果,他告诉我说:‘我要到楚国去。’我很奇怪,就问:‘楚国在南面,你为什么向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说:‘你的马虽然脚力很好,但向北并不是去楚国的路啊。’那人说:‘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多。’我又给他指明:‘你带的路费虽然多,但向北不是去楚国该走的方向。’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夫最会赶车。’这个人真糊涂啊,他行使的方向不对,即使马脚力再好,路费带得再多,马夫特别会赶车,又有什么用呢?只能越走离楚国越远罢了。”说到这,季梁又说:“如今,大王要成霸业,一定要以诚信取于天下。现在大王依仗国力强盛、兵士精锐讨伐邯郸,以建立大王威信的做法,恰恰就像那个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