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怪事的拼音】duō duō guài shì
【咄咄怪事的意思】
形容那些出乎意料、无法理解的怪事。
形容不符合常理,无法解释的怪事。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咄咄怪事的故事一】
殷浩在晋成帝时,曾任过征西将军庾亮的参军。晋康帝时,接受建武将军之封,任扬州刺史,后又任中军将军,统管扬州、徐州等五个州的军事,官职不可谓低。可是由于当时晋朝统治集团上层闹分裂,将领之间相互猜忌,加上北征后秦失利,最终还是被撤了职,并流放到信安(今浙江衢县),从此再未做过官。
虽说对于被贬黜一事,殷浩从未向人抱怨过,可人们总能看到,他老是伸出一个指头,对空画字。这引起了人们好奇心,有好事者悄悄跟在他后边,细细琢磨他画的字,时间长了,后来终于弄清楚,那是“咄咄怪事”四字。这时,人们方始明白,他对自己被撤职和流放,是深怀不满的。只不过,作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他不能公开道出自己的冤屈,也无处倾诉这种冤屈,所以只能整天对空画字,以泄怨愤罢了。
【咄咄怪事的故事二】
东晋时期,扬州刺史殷浩和大将桓温不睦,王羲之劝说他要以国事为重,不可给敌人可乘之机,可殷浩非但不听,还带兵北伐,屡战屡败,最后被贬为平民,流放到了信安。
殷浩遭流放后,整日在空中比划着写字,当地的官民都比较好奇,便跟在他身后观看,最后发现,他一直写的是“咄咄怪事”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