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的拼音】dà yì miè qīn
【大义灭亲的意思】
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应有的惩罚。
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原指为君臣大义而断绝父子的私情,现指为维护正义而不顾亲属间的私情。
为了维持正义,不徇私情,即便是自己的亲属也会使之受到应有的惩罚。
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
原指为维护君臣之义而不顾亲属之情。今指为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国法制裁。
“大义灭亲”是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之受到应得的惩罚。原指为君臣大义而断绝父子的私情,现指为维护正义而不顾亲属间的私情。出自《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出处】
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大义灭亲的故事一】
春秋时,卫国的大夫石碏有个儿子,名叫石厚。石厚与卫庄公宠妾生的儿子、公子州吁关系非常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游乐、习武。石碏觉得这样不好,一再告诫儿子别这样做,但石厚不听。
后来,卫庄公死了,卫桓公即位。这时,石碏因年纪大回乡养老,不问政事。又过了十几年,公子州吁与石厚合谋害死卫桓公,夺取了王位。对此文武大臣及百姓很不满意,州吁的日子很难过,石厚便献计说,他父亲石碏在朝内外很有威望,只要请他出来辅政,事情就好办了。
州吁认为这个办法好,就取出一双白璧,命石厚去请石碏来朝。石碏推说有病,不肯入朝。于是州吁又命石厚去向他请教怎样稳住君位。石碏回答说:“诸侯继位,要得到周天子的批准。如果周天子点了头,众人就必须服从。”
石厚怕周天子不批准,认为最好有人去周天子那里说情。石碏便说:“陈国的桓公与周天子关系很亲密,只有他才能说情,我与桓公也有交情,你可陪同新君到陈国去,请陈桓公在周天子那里说说好话,然后再去朝见周天子,这样可能被批准。”
石厚回到都城后,把父亲的计策告诉了州吁。州吁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便带了一份厚礼前往陈国拜访桓公。
石碏给石厚出了这个主意后,马上给陈国的大夫子睨写了一封密信,要他为卫国臣民除害。州吁和石厚到陈国时,子睨已收到了这封信。经陈桓公同意,待州吁、石厚一到陈国都城,就把他们带到太庙。
进得太庙后,子睨忽然大声喝道:“周天子有令:捉拿弑君乱国之贼!”两旁的武士一拥而上,将州吁、石厚逮住。子睨随即拿出石碏的信读了一遍。信中要求陈桓公主持正义,为民除害。
陈桓公打算把两人马上斩首,但子鍼 认为石厚是石碏的亲生儿子,杀他不太妥当,还是让卫国自己来处置。陈桓公便派人将此情况通知石碏。石碏接到通知后,果断地表示,州吁和石厚犯的都是死罪,卫国应马上派人到陈国去处死他们。但卫国有的大臣认为,石厚是从犯,又是石碏的儿子,可以从宽处理。
石碏听了大怒说,州吁的罪过是他那个逆子怂恿而造成的。我就是有爱子之心,也不能因私情而忘了大义。接着,他派家臣去陈国执法。
家臣到了陈国,先斩了州吁。石厚一再要求家臣向石碏求情,免他一死。但家臣回答说,他们就是奉石碏之命来执法的。说罢,砍下了石厚的脑袋。
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从此流传千古。
【大义灭亲的故事二】
春秋前期,卫国庄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名姬完,次子名姬晋,三子名州吁。卫庄公最宠爱小儿子州吁,娇惯纵容,使其养成了残忍暴戾的性格。他与老臣石碏的儿子石厚幼时常在一块儿玩耍,长大后为非作歹,祸害百姓。卫庄公死后,姬完继位称卫桓公,由于卫桓公生性软弱,国政日衰,石碏一气之下告老还乡,州吁此后更加横行霸道,竟与石厚合谋,加害卫桓公,篡权夺位。后来,州吁、石厚又四处征丁,并贿赂鲁、陈、蔡、宋等国一起去攻打郑国,弄得民怨极大。为了安抚百姓,石厚欲请父亲出山。
石碏对这个不孝之子早有铲除之意,在儿子前来求教时,他设下一计,将儿子与州吁一同骗往陈国,而后又立即割破手指写下血书,派人快马加鞭先行一步,将信送至好友陈国大夫子针处,子针将信件奏请陈桓公后,遂把自投罗网的州吁、石厚二人生擒。与此同时,石碏赶紧命人接回国外的姬晋继位,称为卫宣公。再命自己的家臣羊肩去陈国亲自执行斩首命令。石厚见到羊肩,仍心存侥幸,他说:“我是该杀。但我是卫国人,请将我囚回卫国,见我父亲后再死。”羊肩说:“我奉你父亲的命令诛逆子,想见你父亲,我就把你的头带回去见吧!”说完,即将石厚就地正法。石碏大义灭亲之事,一直被老百姓传颂至今。
【大义灭亲的故事三】
春秋时期,卫国州吁杀掉了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石厚是州吁的心腹,为了帮助州吁巩固地位,他向自己的父亲——卫国大夫石碏(què)请教策略。石碏说:“诸侯即位,都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只要周天子认可了,他的地位也就巩固了。”石厚说:“州吁是抢了他哥哥的君主位,如果周天子不认可,那可怎么办呢?”石碏回答:“陈桓公深受周天子的信任,而陈国和卫国又是邻邦,如果州吁能够前去求助陈桓公,陈桓公应该会答应帮忙的。”
石厚将父亲的建议告诉州吁。于是州吁和石厚带着很多礼物前去拜见陈桓公,石碏暗中让人给陈国大夫送去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年事已高,已经没有力气再做什么事情了,而且卫国又太小。州吁和石厚杀害了卫桓公,还请将他们抓起来。”所以,州吁一到陈国就被陈桓公抓起来了。后来,卫国派人杀掉了州吁,又考虑到石厚是石碏的儿子,想要饶他一命。但石碏拒绝了这一提议,亲自带人杀掉了石厚。
史官将石碏的做法称为“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的故事四】
春秋时,卫国的州吁和石厚一起合谋杀害了卫桓公,州吁篡位当了国君。他们对内欺压百姓,对外穷兵黩武,百姓极为愤恨。为了稳定民心,石厚就去求教于自己的父亲。
石厚的父亲石碏是个正直的大臣,当年他曾反对儿子与州吁交往,但禁止不住,于是他就告老还乡了。现在见儿子来问怎样才能安定君位。他回答说:“能朝见周天子,君位就能安定了。”
石厚问:“怎么才能朝见周天子呢?”
石碏答道:“现在周天子十分宠信陈桓公,而且陈国和卫国的关系又很和睦,如果去朝见陈桓公,求他在周天子面前说说好话,就一定能办到。”
石厚听从了父亲的建议,跟随州吁一起去陈国求见陈桓公。石碏暗中派人送信给陈桓公说:“卫国地方狭小,我年纪老迈,没有什么作为了。来的那两个人是杀害我们国君的凶手,敢请趁机设法处置他们。”
陈国人将州吁和石厚抓住,并到卫国请人来处置。这年九月,卫国派遣右宰丑前去,在濮地杀了州吁。石碏又派自己的家臣孺羊肩前去,在陈国杀了石厚。
后人纷纷称赞道:石碏真是一位忠实正直的臣子啊。他痛恨州吁,连州吁的同谋石厚也一起杀了。大义灭亲,就是说的这种事情吧。
【大义灭亲故事】
春秋前期,卫国庄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名姬完,次子名姬晋,三子名州吁。由于庄公最宠爱州吁,经常纵容他,使他养成了残忍暴戾的性格,成为国家的大害。当时的卫国有一位老臣石碏,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但他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好,经常与州吁出去游玩,为非作歹,百姓深受其害。
庄公去世后,长子姬完继位,称卫桓公。卫桓公生性软弱,国政日衰,石碏见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便奏请告老还乡,不参朝政。此时,州吁更加横行霸道,他见哥哥软弱无能,就听取了石厚的计策,迫害卫桓公,自己夺位。
百姓早已深受州吁、石厚之害,对他害兄篡位的行为更是不齿。州吁、石厚为了制服国人,立威邻国,就大征青壮年,并贿赂鲁、陈、蔡、宋等国一起去攻打郑国,弄得劳民伤财。当时国人对州吁、石厚早有怨言,为了平复百姓的怨言,石厚又出计谋说:“我的父亲石碏一直深受人民爱戴,如果能请他出来主政,一定能平复民怨。”
于是,州吁就派大臣带着厚重的礼物去请石碏,而石碏早想为民除害。石碏想了一计,推说自己病重,要求石厚亲自回家请。当石厚向他问计时,他假意献计说,新主刚刚即位,如果能得到周王朝君主的赐封,国人一定服帖。现在陈国国君忠顺于周王,周王很赏识他,你应该和新主一同去陈国,请陈桓公向周王说情,周王便会见之。石厚十分高兴,便备厚礼赴陈,求陈向周王通融。
石碏看见石厚已经中计,在他们赶去陈国后,石碏立刻割破手指,写下血书,派人先送到陈国。血书上写到:“我们卫国民不聊生,虽然是州吁的错,但我逆子石厚也是助纣为虐,罪恶深重。这两人不除,卫国百姓难活。我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了。现如今此二人驱车前往贵国,其实是我的计谋。望贵国将二贼处死,此实乃卫国之大幸!”陈国大夫子针,与石碏交情甚深,看见石碏的血书,就奏请陈桓公。于是,陈桓公就命人将州吁、石厚抓住,正要斩首,群臣奏请说:“石厚是石碏的亲生儿子,我们应该慎重行事,不如请卫国自己来问罪。”
石碏知道州吁、石厚被抓后,他一方面急忙派人去邢国接姬晋(州吁之兄)继位(即卫宣公)。另一方面急忙请大臣讨论州吁的罪行。众臣都说:“州吁是这个事件的罪魁祸首应该被杀,但是石厚是从犯可以免死罪。”石碏知道大家是顾及石厚是自己儿子的事情,对石厚的罪行有所宽缓。于是他正色说道:“州吁的罪行都是我那不肖子酿成的,从轻发落他,难道要让我徇私枉情,抛弃大义吗?”于是,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獳羊肩亲自去执行命令。獳羊肩到陈国后,见到石厚,石厚说:“我是该杀。但我是卫国人,请将我囚回卫国,见我父亲后再死。”獳羊肩说:“我奉你父亲的命令诛逆子,想见你父亲,我把你的头带回去见吧!”说完后,将石厚就地正法。
石碏为国大义灭亲的事,拯救了卫国的老百姓,被老百姓传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