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意思,大器晚成的故事

时间:2024-11-24 23:53:05

【大器晚成的拼音】dà qì wǎn chéng

【大器晚成的意思】

原意为大才需经过长期磨炼方能成就。现指成名较晚的人。

大器:大才。原指大才经过长期培育后必能成器。现比喻成名较晚的人。

原意是铸造器物时,越大的器皿会越晚成型。现在指越是有大才能的人越会晚成功。

大器:古代指钟鼎等宝物。比喻卓越的人才。

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磨练,往往成名较晚。后来也指年纪较大后才成才或成名。

【出处】

《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的意思,大器晚成的故事

【大器晚成的故事一】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崔琰的人,剑法很好。他特别喜欢交朋友。可是,有些人却认为他不学无术,除了舞刀弄棒,学问上一窍不通。一次,他去拜访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主人让管家出来告诉他说:“主人正在潜心读书,无暇闲谈。”崔琰知道人家是嫌他没知识,感到无比羞愧,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人。从此,崔琰虚心拜师求学,学问逐渐增多起来,当时独霸北方的袁绍就把他招为谋士。

袁绍被曹操所灭后,曹操久闻崔琰才干,劝崔琰归顺自己。在曹营中,崔琰出了不少主意,很受曹操器重。有一次,曹操和他商量,想立小儿子曹植为太子。崔琰说:“自古以来,都是立长子为太子。您立曹植,曹丕心里不服,大臣们也不服,这就种下了祸根。纵观古今,因为废长子立次子引起的骨肉相残还少吗?请主公三思而行!”其实曹植还是崔琰的侄女婿,不过尽管是亲属崔琰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崔琰的公正。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这崔林年轻时一事无成,亲友们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他凭自己的经历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大器晚成),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器的。”后来,崔林果然成才当上了大官。

【大器晚成的故事二】

楚庄王执政三年,没有处理过政事,也没有发布过命令。右司马侍座旁敲侧击地对楚庄王说:“有只鸟栖息在南边的土丘上,三年没有展翅、没有飞翔、没有鸣叫,这是只什么鸟呢?”楚庄王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回答道:“三年不展翅,是因为要长羽翼的。不飞不鸣是因为要观察民众的习惯。所以它一飞必定冲天,一鸣必定惊人!”过了半年,楚庄王开始亲自处理政事,该废除的废除,该兴办的兴办,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而后又发动兵力击溃齐国,战胜晋国,与各地诸侯结盟而称霸于天下,正所谓“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大器晚成的故事三】

崔琰是袁绍身边的一个门客,自小痴迷武艺,到23岁时才开始学习《论语》等著作。

崔琰有一个堂弟,名为崔林,年轻的时候既没有什么名望也没有什么成就,亲戚朋友都瞧不上他,不过崔琰对他却十分器重。崔琰经常对人说:“有大才能的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成大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的。”后来,崔林当上了冀州主簿、御史中丞,魏文帝时还做过司空,果然应了崔琰的话。

【大器晚成的故事四】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崔琰的人,他自小习武,剑法高超,而且性格豪爽,喜好交友。但很多文人不屑与他交往,认为他有勇无谋、不学无术。有一次崔琰去拜访一位贤士,却被拒之门外。崔琰因此惭愧不已,从此发奋读书,终于成为文武双全之人。

后来,崔琰的才干得到袁绍的赏识,他被封为骑都尉。官渡之战后,袁绍战败,从此一蹶不振,终于被曹操所灭。曹操诚心纳贤,将崔琰收入自己麾下。崔琰为曹操出谋划策,颇受器重。

曹操曾想改立小儿子曹植为太子。尽管曹植是崔琰的侄婿,但崔琰还是秉公劝谏道:“自古以来都是立长子为太子。您立曹植,曹丕与众臣肯定不服,这样做后患无穷。古往今来,因废长子立次子引起的骨肉相残的悲剧有多少呀,请主公三思而行。”他的远见卓识和公正无私更为曹操所欣赏。

崔琰在识人方面也很有眼力。他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无所作为,被亲朋好友瞧不起。但崔琰却慧眼识珠,常对人说:“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意思是说:做大事的人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崔林以后一定能成为有才能的人。后来,崔林果然在曹操手下做了大官。在曹丕时期当了司空,并被封为安阳乡侯,成为魏国的重臣。

【大器晚成成语应用】

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