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一不做,二不休的出处故事

时间:2023-10-31 10:19:01
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一不做,二不休”这个成语来指要么不干,既然干了就索性干到底。不做则已,做了就要做到底。一不做,二不休的出处:一不做,二不休,出自唐人赵元一所著的《奉天录》的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

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一不做,二不休”这个成语来指要么不干,既然干了就索性干到底。不做则已,做了就要做到底。

一不做,二不休的出处:一不做,二不休,出自唐人赵元一所著的《奉天录》的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

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一不做,二不休的出处故事

【一不做,二不休的故事】

唐朝“安史之乱”时,唐将王思礼在突围中,胯下坐骑被射死。一个名为张光晟的骑兵见他处境危险,让出自己的马,王思礼得以安然脱险。后来,王思礼官拜河东节度使,知恩图报,与张光晟义结金兰,又奏请朝廷任命他为太常少卿。

公元783年,太尉朱泚在长安兵变称帝。张光晟依附朱泚,做了节度使。朱泚任命张光晟为副将,领兵攻打奉天,不料战事不利,张光晟带兵撤回到长安。第二年,李晟、浑城等率领的唐军从东西两面夹攻长安,朱泚的军队屡战屡败。张光晟见朱泚已是穷图末路,派心腹与李晟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归顺朝廷,李晟对张光晟表示欢迎,同时挥兵大举向长安进攻。朱泚见敌军大举来犯,准备作殊死抵抗,张光晟劝朱泚不要硬拼,趁早西奔泾州。朱泚便率领剩下的一万多军队,由张光晟护送出城,送走朱泚,张光晟回头向李晟投降。李晟的同僚对李晟待张光晟如上宾的做法很不高兴,华州节度使路元光甚至当众指着张光晟大骂道:“我不能与反贼同席!”

万般无奈之下,李晟只得将张光晟软禁起来,听候朝廷处置。不久德宗下诏,认为张光晟罪大恶极,理应斩首。李晟无力挽回,只得将张光晟处死。

张光晟临死前叹气说:“告诉以后的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除非不干,既然干了就索性干到底。不要像我一样,做什么都没有做到最后,才有如此的下场。”

后来,人们就用“一不做,二不休”这个成语来指要么不干,既然干了就索性干到底。不做则已,做了就要做到底。

【一不做,二不休成语故事】

唐德宗健中四年,长安城发生哗变,德宗皇帝仓皇出逃。太尉朱泚自立为帝,张光晟对唐王朝彻底失望,便依附了朱泚。第二年,朱泚改国号为汉,把张光晟封为宰相。

唐德宗任命李晟为大将军,命他统率大军攻打长安。李晟率领军队来到长安后,朱泚自知不是李晟的对手,于是便领兵逃跑了。张光晟见朱泚大势已去,便杀了他,拿着他的人头向李晟投降。李晟因此上奏德宗,饶恕了张光晟的罪过。

此后,李晟对张光晟十分恭敬,每次设宴宾客都要请他作陪。朝中很多大臣本来就对张光晟心存不满,这一下又加重了这种不满情绪。后来,德宗听取众人的意见,下令处死张光晟。

临死前,张光晟说道:“把我的话告诉后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要做到底!既然起兵造反,就不要再想着回头。尽管我立功投降,却也终究难逃一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