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布,尚可缝出处】
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舂:以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兄弟二人不能兼容。”上闻之,乃叹曰:“尧舜放逐骨肉,周公杀管蔡,天下称圣。何者?不以私害公。天下岂以我为贪淮南王地邪?”乃徙(徙:转移,迁移。)城阳王王淮南故地,而追尊谥淮南王为厉王,置园复如诸侯仪(仪:礼节。)。
——淮南衡山列传
【一尺布,尚可缝翻译】
民间有人做歌谣讽刺淮南厉王绝食而死事件:“一尺布尚且可以缝来共穿;一斗谷子尚且可以舂而共食。为何兄弟二人不能兼容?”汉文帝听到,叹气说:“尧舜放逐骨肉(同姓“四凶”),周公杀管叔蔡叔,天下人称颂他们为圣人。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以私害公。难道当今天下人以为我贪图淮南王的土地吗?”于是将城阳王调迁到淮南国原来的土地,再将死后已贬为列侯的淮南王追尊为淮南厉王,墓园比照诸侯礼制。(后来又将淮南王的三个儿子分封到原来土地为王。)
【一尺布,尚可缝的意思】
三国魏文帝曹丕逼自己的弟弟曹植“七步成诗”,否则处斩,曹植吟出流传千古的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乃成为兄弟不兼容的最佳用句。“一尺布,尚可缝”虽然少被应用,但仍然是绝佳比喻。
【一尺布,尚可缝的故事】
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最小的儿子,汉文帝的兄弟,可是自恃亲贵,骄纵不守法。汉文帝一再姑息,造成淮南王变本加厉,国内用自己的年号、自订法令,一切比拟天子。甚至派自己的儿子出使闽越、匈奴(私通敌国)。
终于,汉文帝不能再坐视不理,派人用槛车将淮南王载到长安(下狱治罪),刘长不愿接受这项屈辱,绝食而死。
【一尺布,尚可缝怎么用】
其实,平凡人家的兄弟之间反而能做到“共衣一尺布,共食一斗粟”;愈是富贵人家,兄弟之间为了争家产、争权力,斗争愈是激烈。易言之,一尺布可以缝衣共穿,家有“万尺布”反而不能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