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不在鼎出处】
楚伐陆浑戎(陆浑戎:指陆浑地方的戎族,陆浑在今河南洛阳西南方,这一支戎族自山西北方迁徙而来。),遂至洛(洛:洛阳。),观兵(观兵:阅兵,向人展示军力威严。)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王孙满:人名,周定王的大臣。)劳(劳:读作lào,慰问的意思。)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楚世家
【在德不在鼎翻译】
楚庄王讨伐陆浑地方的戎族,大军接近洛阳,于是在周天子的都城外摆阵阅兵(示威)。
周定王派王孙满去劳军(一来维持天子颜面,二来担任说客),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暗示有意取周朝天下)。
王孙满对楚庄王说:“(想要得到天下)重点在德望,而不在九鼎。”
【在德不在鼎的意思】
到了战国时代,秦王发兵向周天子索取九鼎。周朝大夫颜率向齐王游说:“秦国无道,周王室君臣认为与其给秦国,不如给齐国。”于是齐王出兵五万勤王。
秦兵退去,齐王乃索求九鼎。颜率再去见齐王,问:“请问要通过哪一国将九鼎送到齐国?”齐王左思右想,经过魏国、楚国都不妥当,结果打消了念头。
由前述两个“问鼎”的故事来看,周王室在春秋时代还可以义正辞严应付强大诸侯,到了战国时代就只能耍赖皮。虽然天下大位“在德不在鼎”,但是自己没有实力又不思振作,还是保不住政权的。
【在德不在鼎的故事】
“九鼎”是大禹集合九州诸侯进贡的铜所铸造,作为天子的象征。
楚庄王听了王孙满的说词,便对王孙满说:“你想要阻挡我取九鼎吗?要知道,将我楚国所有的戟上面的弯钩,集合起来就足以铸造九鼎了!”(明言楚军强大,非周天子所能抵抗。)
王孙满晓以大义:“君王你忘了吗?九鼎代表的是天子统治天下的正当性。夏桀败坏政治,九鼎就移至殷(商)朝;殷纣暴虐无道,九鼎就移至周朝。只要君王英明,鼎虽小也很重;若君王昏庸,鼎虽大也很轻。如今周朝虽然王室中衰,可是天命未改,九鼎的轻重不是您可以问的(讽刺楚庄王德望不足)。”
【在德不在鼎怎么用】
春秋五霸当中,只有楚庄王“僭”称王,在“尊王攘夷”是主流思想的年代,楚庄王被王孙满顶了回去,也是活该!
对一些德望不足却“妄想”大位的人,可以用“在德不在鼎”讽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