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出自《左传·隐公六年》。原文为: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原文】
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出处】
出自《左传·隐公六年》。《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翻译解读】
这句话表达了与邻居亲近,与邻邦友好的意思。
公元前717年,郑国攻打陈国,取得了胜利。
在郑国攻打陈国之前,宋、陈、卫、蔡等国曾联合围攻了郑国。五国虽然兵强马壮,但在郑国的顽强抵抗下,最后仍是无功而返。公元前718年,郑国派使者到陈国讲和,但傲慢的陈桓公拒绝了。当时,陈国大夫五父规劝桓公说:“亲和仁爱,对邻国友好相处,是国家的福分,您应该答应郑国的请求!”陈桓公却说:“宋国、卫国才是大祸害,不能招惹的。小小的郑国算得了什么呢?”陈桓公的这种欺软怕硬、不辨是非的错误行为,导致了自己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仁”的前提下,对于邻邦要友善对待,主动亲近。当然,如果邻邦对你不友善,侵犯你的利益,那就没必要非得亲善才行。就像当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打着“日中亲善”的口号,实际上实行的是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