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原文为: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原文】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处】
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多行不义,必自毙翻译解读】
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这句话出自于我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之口。
春秋时期,郑国君王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因不是顺生,所以武姜很不喜欢他,取名为“寤生”,后来又生了一个,称为“共叔段”,武姜很是宠爱他。儿子渐渐长大,武姜经常在郑武公面前称赞共叔段能干,要求立他为世子,但是郑武公没有同意,仍然立寤生为世子。武公死后,十多岁的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过了几年,武姜见共叔段长大了,要求把封邑封给共叔段,庄公只好把京襄城封给了共叔段。
共叔段过去之后,自号京城太叔,招兵买马,修建城墙,以图谋反。庄公早就看破了共叔段的阴谋,但还是大度地在群臣面前说:“太叔是我兄弟,不能胡乱猜测,以免伤了兄弟之间的情分。”大臣公子吕私下进谏道:“太叔早有谋反之意,如果等他势力太强大了,局面就不好收拾了。”庄公说:“让他去干吧,多行不义必自毙。”
果如庄公所料,共叔段不断扩大势力,与母亲里应外合,攻下了郑都。庄公早有准备,趁共叔段进军郑都之时,出兵攻下了他的老巢,共叔段兵败,狼狈逃往他处,庄公乘胜追击,共叔段走投无路,被迫自杀。
纵观历史,多行不义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商纣王因残暴而被周武王所代替,秦始皇因苛政被农民起义所推翻。但凡多行不义之人,干尽了坏事,失去了民心,必然会失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