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信不立的意思(翻译及出处)

时间:2023-10-29 20:39:01
“民无信不立”出自《论语·颜渊》。原文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原文】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不立出处】

出自《论语·颜渊》。《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民无信不立的意思(翻译及出处)

【民无信不立翻译解读】

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改革。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战乱频仍、人心惶惶,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试。于是,商鞅将赏金加倍提高到五十两。有人心动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站起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没想到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这一举动,立刻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接下来的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六国。

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信赖与支持,必须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和才能,也会寸步难行。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