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业病历单书写要求及特点
【专业特点】
肿瘤科病历单书写时与其他科疾病一样要全面、准确、客观,对患者的年龄、职业、生活习惯,以及既往患病和治疗情况要记录清楚;对患者家族中有无肿瘤及发病情况也是记录的要点。
1.症状特点:
肿块:肿块增长情况、是否在外院做过检查治疗、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有无淋巴结肿大等。
疼痛:记录疼痛的具体部位、时间(夜间、早晨、白天)、性质(钝痛、隐痛、胀痛、刺痛)、程度。
病理性分泌物:记录是否有血性、脓性、黏液性、腐臭性分泌物自腔道排出。
溃疡:详细记录局部溃疡,如皮肤癌多以溃疡为主诉来就诊。其他:记录有无发热、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黄疸等情况。肿瘤科病历单书写时除了要详细描记肿瘤的局部情况外,还要注意记录有无肿瘤引起的阻塞症状(如呼吸道、消化道肿瘤引起的呼吸困难、肺部肿瘤阻塞支气管引起的肺不张和各种呼吸道症状,以及食管癌引起的各种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等),肿瘤引起的压迫症状(如纵隔癌压迫上腔静脉引起的头、面、颈及上胸壁的肿胀、胸壁静脉怒张、呼吸困难、发钳等),以及肿瘤破坏所在器官结构和功能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2.体格检查:
全身情况:全面系统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组织脏器情况及肿瘤的浸润情况等。
局部肿块:部位、大小、形状、边界、质地、活动度、有无触痛、肿瘤表面温度。
体表淋巴结:是否肿大,如有肿大的淋巴结,其硬度、大小、数目情况,是分散还是融合。
3.辅助检查:
X线片、B超、CT、核磁共振、肿瘤标志物、脱落细胞、痰、胸水、淋巴结活检、病理切片、免疫功能等检查。
【应用举例】
入院记录
姓名:王xx职业:工人
性别:女
入院时间:2010年09月08日10时年龄:68岁
记录时间:2010年09月08日10时民族:汉族
发病节气:白露婚姻状况:已婚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出生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主诉:肩背部疼痛伴胸闷5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2010年4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肩背部疼痛伴胸闷,以右侧为重,无咳嗽,咳痰等症状。于5月10日到牡丹江市xX医院查胸部CT示:左肺肿物,最大直径4cmX3.5cm,纵隔淋巴结转移,考虑左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5月24日于北京Xx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取病理示:左肺非小细胞肺癌。5月28日于该院查全身骨显像示:全身多发骨转移。6月初患者开始行吉非替尼250mgpoqd靶向治疗。7月1日于当地医院行核素治疗控制骨转移,8月31日行全身骨扫描:
肺癌并全身多发骨转移核素治疗后(病情较前好转)。2010年8月26日于牡丹江市xx医院复查胸部CT示:左肺见软组织密度影,最大直径3cmX3cm,左肺下叶见条索影,右肺见结节影,纵隔间隙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影,左侧肋骨见溶骨性破坏,左侧肋骨局部致密。结合病史考虑左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骨转移。目前仍肩背部疼痛伴胸闷,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刻下症见:右侧肩背部疼痛,偶感胸闷,乏力,口干渴,无咳嗽咳痰,无胸痛等症状,纳差,眠可,大便干,二日未行,小便可。
既往史:1980年行右乳房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乳腺纤维瘤。2010年6月患者右侧锁骨骨折,现已愈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阿莫西林过敏,否认其他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于黑龙江,久居于此,未到过疫区。居住环境一般。无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传染病接触史等。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25岁结婚,育2子,配偶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6.9℃ P:78次/分R:16次/分BP:138/63mmHg H:156cm W:45kg S:1.41m2KPS:80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形偏瘦,精神尚可,慢性病容,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全身多发皮下结节,压痛明显,头颅大小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耳鼻无异常分泌物。颈软,无抵抗,甲状腺无肿大。口唇无紫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无充血。胸廓对称,右侧乳房外下象限至腋下可见一斜形约10cm手术搬痕,愈合好。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前后二阴未查,排泄物未见。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舌红少苔,脉象沉细。
辅助检查:
胸部CT示:左肺肿物,纵隔淋巴结转移,考虑左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010-05-10,牡丹江市xx医院)。支气管镜检查,取病理示:左肺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T2N3M0)(2010-05-24,北京XX医院)。
全身骨显像示:全身多发骨转移(2010-05-28,北京Xx医院)。
胸部CT示:左肺见软组织密度影,左肺下叶见条索影,右肺见结节影,纵隔间隙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影,左侧肋骨见溶骨性破坏,左侧肋骨局部致密。结合病史考虑左肺癌,双肺转移,骨转移。
(2010-08-26,牡丹江市xx医院)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肺积
气阴两虚,痰瘀互结
西医诊断:1.左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骨转移非小细胞肺癌
IV期(T2N3M1)
2.右乳房纤维瘤术后
医师签名:房xx
首次病程记录
2010年09月08日10时
患者王xx,女性,68岁,职业:工人,主因“肩背部疼痛伴胸闷5个月”由门诊于2010年9月8日10时以“左肺癌”收入院。
病例要点
1.患者于2010年4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肩背部疼痛伴胸闷,以右侧为重,无咳嗽,咳痰等症状。于5月10日于牡丹江市XX医院查胸部CT示:左肺肿物,最大直径4cmX3.5cm,纵隔淋巴结转移,考虑左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5月24日于北京xx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取病理示:左肺非小细胞肺癌。5月28日于该院查全身骨显像示:全身多发骨转移。6月初患者开始行吉非替尼250mgpoqd靶向治疗。7月1日于当地医院行核素治疗控制骨转移,8月31日行全身骨扫描:肺癌并全身多发骨转移核素治疗后(病情较前好转)。2010年8月26日于牡丹江市xx医院复查胸部CT示:左肺见软组织密度影,最大直径3cmx3cm,左肺下叶见条索影,右肺见结节影,纵隔间隙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影,左侧肋骨见溶骨性破坏,左侧肋骨局部致密。结合病史考虑左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骨转移。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刻下症见:右侧肩背部疼痛,偶感胸闷,乏力,口干渴,无咳嗽咳痰,无胸痛等症状,纳差,眠可,大便干,二日未行,小便可。既往1980年行右乳房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乳腺纤维瘤。阿莫西林过敏。
2.查体:体形偏瘦,慢性病容,全身多发皮下结节,压痛明显,生命体征平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舌红少苔,脉象沉细。
3.辅助检查:
胸部CT示:左肺肿物,纵隔淋巴结转移,考虑左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010-05-10,牡丹江市xx医院)。
支气管镜检查,取病理示:左肺非小细胞肺癌(2010-05-24,北京Xx医院)。
全身骨显像示:全身多发骨转移(2010-05-28,北京xx医院)。
胸部CT示:左肺见软组织密度影,左肺下叶见条索影,右肺见结节影,纵隔间隙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影,左侧肋骨见溶骨性破坏,左侧肋骨局部致密。结合病史考虑左肺癌,双肺转移,骨转移(2010-08-26,牡丹江市xx医院)。
拟诊讨论:
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老年女性,正气渐虚,阴阳失调,邪毒乘虚入肺,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虚,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瘀毒交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因此,肺癌是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邪气盛而正气衰,故见肩背痛及胸闷乏力,舌红少苔,脉象沉细。辨病为肺积。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病位在肺。
病性属虚实夹杂。预后不佳。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女性,68岁。肩背部疼痛伴胸闷5个月,既往20年前右乳腺纤维瘤肿物切除术。
2.刻下症见:肩背部疼痛,以右侧为重,偶感胸闷,乏力,口干渴,无咳嗽咳痰,无胸痛等症状,纳差,眠可,大便干,二日未行,小便可。
3.体格检查:体形偏瘦,慢性病容,全身多发皮下结节,压痛明显,生命体征平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舌红少苔,脉象沉细。
4.辅助检查:
胸部CT示:左肺肿物,纵隔淋巴结转移,考虑左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010-05-10,牡丹江市xx医院)。
支气管镜检查,取病理示:左肺非小细胞肺癌(2010-05-24,北京Xx医院)。
全身骨显像示:全身多发骨转移(2010-05-28,北京xx医院)。
胸部CT示:左肺见软组织密度影,左肺下叶见条索影,右肺见结节影,纵隔间隙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影,左侧肋骨见溶骨性破坏,左侧肋骨局部致密。结合病史考虑左肺癌,双肺转移?骨转移(2010-08-26,牡丹江市xx医院)。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肺积
气阴两虚,痰瘀互结
西医诊断:1.左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骨转移非小细胞肺癌
IV期(T2N3M1)
2.右乳房纤维瘤术后
诊疗计划:
1.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DIC、生化、肿瘤标志物,腹部CT除外腹腔转移。
2.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ivgttqd扶正培本。
3.氯化钠注射液250ml+消癌平注射液40mlivgttqd解毒抗癌。
4.待检查结果回报,根据病情应予择期全身化疗。
5.中药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瘀为法,方药如下:太子参15g生黄芪30g沙参12g麦冬12g浙贝20g杏仁10g桃仁12g红花12g枇杷叶15g陈皮10g瓜菱10g百合12g元参12g大枣3枚鸡内金15g生麦芽1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307付
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200ml,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每次100ml
6.调护:加强营养,宜高蛋白,低脂肪,多食含维生素的果蔬,预防感冒。肺癌病人应忌食油腻食物,禁忌辛辣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医师签名:xxx